莫负三月好颜色,龙游这个地方很美很“红” |
2018年03月26日 08:51:59 |
春色明媚,百花争艳。在庙下乡长生桥村红军古道旁,盛开着黄灿灿的油菜花。 ![]() “这多亏了党员干部顾大局、有作为。”长生桥村党支部书记吴敏芬介绍,这片梯田有260多亩,分属200多家农户。去年,村两委干部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,把这片土地统一流转,并全部种上了油菜。“待油菜收割后将种上水稻,等到成熟时,层层稻浪会是另一道独有的田园风光。” ![]() 2016年,长生桥村成为全县第一个“吃螃蟹”的,通过“党建+旅游”的形式让这个偏僻的小山村“红”遍了江浙沪地区。有了这次成功的尝试,去年刚上任的吴敏芬发现,游客来村里重温入党誓词,吃蒲包饭,重走红军路,以傅春龄等老一辈革命志士为榜样、增强党性的活动深深感染了全村党员。 去年,该村在红军古道上建了亭子和观景台。在不久前的一次党员民主生活会后,吴敏芬提议在观景台下种上兰花。令人惊喜的是,没过几天,观景台下竟然种满了兰花。经打听,才知道是村里60多岁的党员邱德根上山采来种下的。老支书吴宏贵也主动无偿提供了桂花、红豆杉等树苗。“在乡党委、政府的帮助下,计划成立红军挺进师陈列馆,通过历史物件和场景的还原,增强游客的获得感。”吴敏芬说。 ![]() ![]() 同为庙下乡的严村村党支部书记储健峰正在华岗祖居地华家自然村,与人商谈华岗祖居的保护修缮事宜,准备把附近的小道拓宽,方便游客通行。在村支部所在处,去年投资50万余元新建的华岗纪念馆尤为醒目,其间陈列的狱中手稿、书信、文史等资料,充分展现了华岗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。 庙下乡毛连里村将堡垒、壕沟等战斗场景一一还原,村民们还穿上旧时衣物,提着食物,真实上演“十送红军”的感人画面。这让党员群众感受到真实的战斗场景,重温了革命时期坚苦卓绝的奋斗历程。 ![]() 庙下乡组织委员叶俊相告,全乡已形成了由点到线的红色旅游教育阵地。昔日的红色足迹不仅激发了庙下人投身建设的热情,也为庙下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。 ![]() 长生桥村是最早开发“红色旅游”的村,从去年7月份至今,已接待游客4万余人,村里为游客提供红军服租赁、蒲包饭出售等服务,为村集体带来直接经济收入60余万元,扭转了原先集体经济薄弱的局面。严村在过去一个多月时间内,接待游客1100余人次,带动了华岗纪念馆周边的农家乐发展。 随着外来游客不断增多,各村农家乐、民宿产业蓬勃发展,笋干、高山云雾茶等土特产的销量也随之大增。“红色旅游”为庙下乡展现了一幅幅鲜活的历史画卷,并且植入了驱动美丽乡村持续发展的强劲“芯片”。 |
来源:今日龙游 作者:记者 王曙静 编辑:金妮 |
相关稿件 |